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专家组,实地调研评估灾害影响,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从实地走访和调研看,今年汛情区域相对集中,受灾程度最大的是早稻,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等因素,水稻有望灾年实现丰收。
从早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早稻田块无法及时收获,倒伏和穗发芽现象严重,单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没有逆转增产的趋势。一是种植面积扩大。今年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恢复早稻生产,休耕和抛荒田块得到全面恢复,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总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调查,今年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4省(区)早稻面积明显增加,比2019年增加约470万亩。调研时各地反应,今年早稻受灾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要小很多。早稻主产区面积大幅增加给早稻受灾腾出了空间,为稳定水稻产量提供了面积保障。二是早稻群体构建合理。今年早稻生长期间,前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温光水等资源匹配较好,秧苗素质好,具备丰产基础。据多点定点调查对比,今年早稻平均亩穗数21.1万穗,比上年增加0.2万;穗粒数115.4粒,比去年增加1.2粒;结实率77.4%,比去年减少1.1个百分点;千粒重24.6克,比去年下降0.4克;理论产量388.6公斤,比上年下降5.3公斤。三是技术保障增强。我国超过1000万亩早稻种植的省份共4个,广东、广西两省(区)受洪涝影响不大,湖南、江西两省受灾较重,受灾区域以沿江沿湖地区为主。这些区域历史上灾害频发,抗灾减灾意识较强。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多,集中育秧面积不断扩大,烘干设备数量不断增加。集中育秧大幅度提高了秧苗质量,提高了作物本身抵御灾害能力;烘干设备为早稻抢收提供了保障,大幅度降低了灾害损失,使灾年夺丰收成为可能。
从中稻生产情况看,尽管洪涝灾害导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进程推迟,无法及时晒田,分蘖受阻,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易发,但目前中稻处于苗期,后期回旋余地大,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单产和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一是受灾区域集中。我国中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到北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2019年种植面积约为3.04亿亩。调研发现,今年灾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为主,由于该区域中稻正处于分蘖期,耐淹性强,对整体生产影响程度有限,成灾和绝收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河蓄洪区,占全国中稻面积比重不大。二是应对措施及时。灾害发生后,各地高度重视减灾工作,第一时间根据积水情况,采用机械排水或挖排水沟等方法,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渍水,减少积水时间,退水之后及时追施速效化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高产群体构建。对受涝田块,可根据茎蘖数量,坚持分次排水、多次露田,调控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中稻生长后期可根据不同种植方式、品种和苗情,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合理施用穗粒肥,适当增施钾肥,加速籽粒灌浆。三是储备技术成熟。近年来,对水稻洪涝灾害研究比较多,减灾技术成熟。对扬花期前的田块,可排出积水后加强水分调控和肥料运筹,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扬花后的田块,可割苗蓄留再生稻,一般洪水退后3-5天割苗。割苗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护根促芽,低留稻桩,留桩20厘米左右,确保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灾害损失。
从晚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部分晚稻秧田被淹,秧苗素质偏差,早稻腾茬晚影响双季晚稻适时栽插,特别是机插秧超秧龄现象突出,苗高苗弱、返青期延长,不利于晚稻稳产高产。但晚稻生产也存在种植面积增加、技术储备充足等有利因素,只要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晚稻生产再获丰收有保障。一是面积有望增加。早稻作为双季稻的第一季,不仅影响当季,还会影响下茬晚稻。今年早稻面积增加为晚稻面积增加奠定了基础。当前,各地正在积极开展灾后恢复生产,确保晚稻种植面积。二是技术应用到位。调研发现,今年早稻让茬后,各地十分重视防灾减灾技术落实,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做到了抢时栽插,以密补迟,基本苗足。同时加强水肥调控,促早发快发,加快生育进程。三是减灾技术完善。对于秧田被毁,无法栽插的田块可因地制宜“早翻晚”,科学选择适宜的早稻品种,尽快抢晴播种,同时加强播后病虫草害防控,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资源禀赋各异。灾害往往是区域性的、阶段性的,一个区域或一季作物受灾,并不等于全年和全国减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从全国范围看,气候复杂多变,每年都有受灾减产的区域,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总量上实现相互补偿,空间调节余地大。从水稻本身看,有一定的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补偿能力,个体和群体相互依存和制约最终形成不同的产量结构,比如亩穗数减少了,一定程度上穗粒数就会增加。实际生产中,只要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强化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只要应对措施到位、补救技术得当,大灾之年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第7号台风“海高斯”防御工作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已于8月18日生成,预计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将于8月19日白天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台风防御工作,要求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农业农村部... 2020-08-19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第7号台风“海高斯”防御工作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已于8月18日生成,预计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将于8月19日白天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台风防御工作,要求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农业农村部... 2020-08-19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海南人保财险出台国内首款槟榔价格保险 为稳定海南槟榔价格,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近日推出了国内首款政策性槟榔价格保险。8月3日,该公司签发了首张保单,为海南省保亭县31户槟榔种植户的141.75亩槟榔提供价格保障,槟榔保险目标价格6元/斤,保险金额595350元。 2020-08-18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海南人保财险出台国内首款槟榔价格保险 为稳定海南槟榔价格,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近日推出了国内首款政策性槟榔价格保险。8月3日,该公司签发了首张保单,为海南省保亭县31户槟榔种植户的141.75亩槟榔提供价格保障,槟榔保险目标价格6元/斤,保险金额595350元。 2020-08-18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浙江启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三年行动 【浙江启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三年行动】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10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增效,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0-08-18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浙江启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三年行动 【浙江启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三年行动】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10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增效,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0-08-18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7月份全国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增加,生猪存栏开始同比增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规律,产能恢复过程首先是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增长,之后是生猪存栏恢复增长,然后是出栏恢复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增长,预... 2020-08-18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 0人 参与评论,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