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深耕晒白,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或鸡粪7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畦宽一般1.6~1.7米,高20~30厘米,呈龟背形。
早熟品种适于4~8月栽培,中熟品种适于9~10月栽培,迟熟品种适于11月至翌年3月栽培。
早中熟品种以直播为主;迟熟品种以移栽为主。早中熟品种不应迟播,否则导致迅速现蕾抽薹,菜心细小,产量低,甚至失败。迟熟品种不可早播,否则导致抽薹迟,菜薹质量不好。冬季或春季应在寒潮将结束时播种,夏季和秋季应避免在阴雨连绵、暴风和台风雨的天气播种。直播亩用种量约150~180克。育苗亩用种量约400~500克。
播种前,喷洒铜胺液(硫酸铜100克加碳铵550克混匀加水200克的比例)与表土混匀后密闭24小时进行土壤消毒。
菜心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4℃至26℃,在此温度下,4至6天即可全部出苗;种子萌发后若遇到较低的温度(3℃至15℃)就能通过春化阶段,所以,冬春季节播种时应选用晚熟品种,并做好防寒工作,以防早期抽薹。早春播种时,宜选择向阳、有机质多的高燥地块作苗床地,并选择晴暖天气或寒潮末期播种;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应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遮阳降温,并可避免大雨冲刷,造成苗床板结。
1)间苗定苗:直播菜心在子叶开始时便开始间苗,间苗1~2次;移栽菜心在幼苗3片叶时结合补苗进行间苗定苗。定苗株行距早熟品种一般为10×13厘米,中熟品种为17×20厘米,迟熟品种为20×23厘米。
2)合理施肥:宜勤施、早施、薄施,追肥宜用速效的完全肥。菜心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及时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稀粪水或尿素3~4公斤,3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一次肥。之后,每隔5~7天可667平方米用尿素5~10公斤和复合肥10~20公斤混施。现蕾时施重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25公斤。采收主薹后继续采收侧薹的,则应在大部分植株采收主薹时,追施浓肥,促进菜薹发育。
3)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晴天早晚淋水;雨天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积水;越冬前、干旱时,灌水防冻,即灌即排,不漫灌。
菜心以"齐口期"为收获标准,早熟品种多数只采收主薹,其他品种,一般可以在采收主薹之后继续采收侧薹。采收侧薹的,在植株基部2~3叶处割取主苔,利用这两三个腋芽萌发侧薹,留叶过多,侧薹虽多但纤细,质量不高。到达采收期,如气温低可迟收2~3天,如气温高,应及时采收。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辽宁日前印发方案,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势,在节点服务区及邻近扶贫点服务区设置扶贫商品专区、专柜;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等。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辽宁日前印发方案,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势,在节点服务区及邻近扶贫点服务区设置扶贫商品专区、专柜;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等。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9月8日,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在该区启动。 2019-09-11综合资讯项目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9月8日,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在该区启动。 2019-09-11综合资讯项目
广东建设18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带动123万农民就业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9日消息,目前,广东省已创建10个国家级、119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主要农业县,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在乡村产业振兴上跑出了“加速度”,带动了全省123万农民就业增收。 2019-09-11综合资讯新农业
发表评论 已有 0人 参与评论,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