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地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要求生产基地周围5000m内无污染企业,确保灌溉水清洁无污染。我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紧邻长江,日本大叶菠菜的生产基地均分布在沿江地区,可直接用洁净的长江水灌溉。
2 品种选择
大叶菠菜主栽品种为日本的急先锋和全能两个品种。
3 生产目标
每667m2产品鲜重2500kg。
4 整地筑畦
播种前用中型拖拉机耕翻土地,平整田块,同时筑畦,畦宽2.6m,畦沟宽0.25m,深0.20m,做到高畦深沟。
5 适期播种
本地生产播期一般在早秋,即9月中下旬播种,冬季收获。如在晚秋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则春季3月中下旬收获。
6 播种密度
每畦播9行,行距0.25m,株距0.06m。
7 肥水管理
7.1 肥料运筹:在肥料运筹上掌握“一基一追”,即基肥为主,少量追肥的原则,追肥应在生长前期施用,以降低产品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进口三元复合肥40~50kg,耕翻入土;追肥掌握在生长前期的5~6叶期,每667m2施尿素10~15kg,提苗促壮。
7.2 水分控制:大叶菠菜为速生叶菜类蔬菜,株型大,需水量较其它旱地作物多,在生产上湿润种植是关键,作物保持在湿润条件下生长,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若土壤过干植株易纤维化,从而降低品质;土壤过湿则易造成渍害,诱发病害。土壤含水量掌握在手捏成团、落地散开的程度。要高畦深沟,防止雨天畦面积水,确保雨天排水畅通,久晴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
8 田间管理
8.1 补苗:出苗后,检查有无缺苗断垄,经发现及时补播,确保全苗、齐苗。
8.2 清沟:大叶菠菜生长期间常有过程性降雨天气,要及时清理畦沟、围沟和田外沟,遇雨排水降渍,防止渍害。
8.3 除草:大叶菠菜常于秋季播种,播种密度高,田间空幅少,冬季气温低,出草量小。一般不用化学药剂除草,少量杂草及时以人工拔除,确保田间无草害。
9 病虫防治
大叶菠菜生长期间处在病虫发生较少的冬季和早春,主要病虫害为菠菜霜霉病和苗期蚜虫,对该病虫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在生长前期(5-6叶期)连续用药2次防治。每667m2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喷雾, 如苗期见蚜虫,可在第1次用药时加5%吡虫啉15g,防治蚜虫。注意最后1次用药到收获的间隔期应确保在30天以上。
10 适时采收
按收购标准要求,待株高35~40cm时及时采收,并去掉枯叶、黄叶。
以上就是大叶菠菜种植技术的介绍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辽宁日前印发方案,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势,在节点服务区及邻近扶贫点服务区设置扶贫商品专区、专柜;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等。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 【产业扶贫必须先解决销路问题】辽宁日前印发方案,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势,在节点服务区及邻近扶贫点服务区设置扶贫商品专区、专柜;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等。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 2019-09-11综合资讯快讯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9月8日,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在该区启动。 2019-09-11综合资讯项目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9月8日,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在该区启动。 2019-09-11综合资讯项目
广东建设18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带动123万农民就业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9日消息,目前,广东省已创建10个国家级、119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主要农业县,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在乡村产业振兴上跑出了“加速度”,带动了全省123万农民就业增收。 2019-09-11综合资讯新农业
发表评论 已有 0人 参与评论,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