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南部小麦已返青,中北部还处于越冬期,苗情和墒情总体好于去年。但部分地区因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冬季气温偏高,旺长现象明显,地上地下部生长发育不协调,茎叶徒长、次生根偏少,春季易受冻害。
(一)促控结合,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苗情长势,要做到因地制宜,促控结合,分类管理,肥水调控。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旺苗,早春镇压蹲苗,避免春季过多分蘖,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有脱肥现象的旺苗,结合起身期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早春返青后对旺苗镇压,及时控旺转壮。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期进行,亩施尿素5-7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叶色和生长正常的晚播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的二类麦田,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的二类麦田,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二)镇压划锄,浇水保墒。镇压、划锄结合进行,先压后锄,促进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对墒情较差的麦田,土壤解冻后及时补灌,抗旱保苗,浇水后及时划锄,提高地温,破除板结,改善土壤墒情,防止或减轻冻害威胁。对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将镇压提墒作为重点措施,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同时土壤返浆或下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配施磷酸二铵。
(三)防控病虫,化学除草。做好纹枯病、全蚀病、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早防早治,联防联治。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四)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该区小麦陆续开始返青,部分地区进入起身期,是苗情差异最大、最复杂的地区。旱茬小麦苗情较好,但受去年播种期间连阴雨影响,稻茬麦播种偏晚,苗情是近几年最弱的一年;部分地区土壤偏湿,渍害较重。
(一)科学施肥,构建群体。施好壮蘖肥,促弱转壮。对基苗肥不足、群体偏小(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田块,尤其是晚播弱小苗,可亩追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对秸秆还田量大、苗情过弱的田块,亩加施5公斤尿素,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施好拔节肥,壮秆大穗。对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适当推迟施用拔节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茎蘖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的麦田,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二)清沟理墒,排水降渍。在早春,未开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沟的麦田,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同时确保麦田外三沟畅通。
(三)防御冻害,及早补救。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及时追肥。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10%-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4-5公斤;超过30%的麦田,茎蘖受冻死亡率每增10个百分点,亩增施尿素2-3公斤,最高不超过15公斤。
(四)防病治虫,化学除草。重点加强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特别要在抽穗期和开花初期防治好赤霉病。各地要根据杂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防倒。
该区小麦大部分处于越冬期,小麦苗情和墒情总体较好。部分田块因抢墒早播,出现旺长,个别地块旱象抬头,小麦条锈病见病早,菌源基数大。水浇地小麦管理参照黄淮麦区进行,旱地麦管理如下。
(一)耙耱保墒,顶凌追肥。 “春耙麦梳头,麦苗绿油油”。各类麦田都应顶凌耙耱,蓄墒保水。对底肥不足、苗黄苗弱的麦田,结合顶凌耙耱或小雨后趁墒追肥,亩施4-5公斤尿素,促转化升级。对冬前群体过大、土壤肥力较高的旱地麦田,返青期不宜追肥,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趁雨酌情追肥。
(二)镇压划锄,提墒增温。早春小麦返青前后镇压可提墒保墒,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并抑制小麦旺长。要在晴天中午前后镇压,切忌在寒冷地湿的早晨进行,以免压折假茎和损伤叶片。划锄要因地因苗制宜,对晚播弱苗宜浅划锄,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弱苗转壮,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三)防治病虫,化学除草。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麦蚜等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在返青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早发现,早防治,提高防除效果。
(四)护膜护苗,严防啃青。对覆膜田块,覆盖不严的要及时压土盖严。要严防春季畜禽啃青,影响小麦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
该区小麦处于拔节后期,即将进入孕穗期,小麦苗情总体较好,土壤墒情适宜,但部分地区苗情不平衡性大。
(一)氮肥后移,及时追肥。要以促为主,追肥灌水。平原麦区浇灌后待水分下渗仅剩一层浅水时,亩施5-8公斤尿素。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区,开沟亩施5公斤尿素或纯氮量与之相近的速效肥料。
(二)早查早治,防治病虫。2月至3月中下旬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对中心病团(病株)的点片田块喷药防治,以防病害流行。赤霉病以“防”为主,抽穗至开花初期重点防治。要制定以赤霉病防治为重点的一喷多防措施,将预防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的药剂混合在一起,一次性施用,省工节本,轻简高效。
(三)清沟排湿,防御渍害。拔节至抽穗是小麦对湿渍害的敏感期。稻茬麦田沟渠配套差,渍害较重,要在春雨来临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排水降渍,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和籽粒灌浆。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西宁大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西宁大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养殖,打造地方品牌,推进产业融合……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释放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动农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2019-08-10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西宁大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西宁大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养殖,打造地方品牌,推进产业融合……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释放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动农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2019-08-10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河北省将培育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将培育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从8月6日召开的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暨民宿质量提升交流活动上获悉,河北省将以“周末在冀”乡村旅游品牌为统领,开发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长城文化老家、坝上草原牧家、湖泊湿地船家、华北田园农家、海滨海岛渔家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 2019-08-10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河北省将培育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将培育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从8月6日召开的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暨民宿质量提升交流活动上获悉,河北省将以“周末在冀”乡村旅游品牌为统领,开发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长城文化老家、坝上草原牧家、湖泊湿地船家、华北田园农家、海滨海岛渔家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 2019-08-10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立足市情农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连市先后出台《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和《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019-08-09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立足市情农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连市先后出台《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和《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019-08-09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安徽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58万余人 【安徽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58万余人】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1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490亿元,从业人员73.6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8.3万人。 2019-08-09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安徽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58万余人 【安徽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58万余人】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1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490亿元,从业人员73.6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8.3万人。 2019-08-09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第9号台风“利奇马”防御工作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目前位于我国浙江省象山南偏东方向洋面上,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陆(台风或强台风级),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 0人 参与评论,点击查看>> |